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四個月副食品吃什麼?寶寶副食品菜單在這裡!

寶寶四個月副食品要吃什麼?什麼時候開始吃?怎麼吃?相信這是在新手爸媽育兒十萬個為什麼當中,排名很前面的問題。但爸媽們先別急著緊張,這邊先告訴你答案,只要寶寶月齡達到四個月,四個月就可以開始吃囉,想知道關於四個月副食品更詳細的資訊,也請繼續看下去囉。

▏ 什麼是寶寶副食品

從寶寶離開媽媽的子宮開始,營養的來源就會從媽媽的胎盤轉變成母乳或配方乳,隨著寶寶越長越大,所需要的營養也越來越多,這個時候就會建議爸媽開始使用副食品。副食品通常是以新鮮、原型的食材簡易處理烹調後,從水狀、泥狀、半固體狀、一直到固體狀,依照寶寶成長的軌跡,循序漸進地給予寶寶營養,還有口腔消化系統成長的訓練。


註:副食品(non-staple food)是營養學的一個分類,指主食以外的食物;更是嬰兒除了母奶和奶粉以外的「離乳食品」、斷奶前副食品,例如白粥等流質、泥狀、糊狀食物至軟軟的固體食物(solid food),亦稱嬰兒食品(baby foods)。


參考資料:新手爸媽必看!4個月寶寶副食品準備指南:型態、工具總整理

▏ 一定要吃副食品嗎?寶寶副食品 4 大好處

使用副食品有以下幾種目的,如:培養免疫耐受性、促進口腔發展(咀嚼吞嚥)、補充營養、體驗新食物減少未來偏食情形。

培養免疫耐受性

知名兒科醫師黃瑽寧表示,當嬰兒的腸胃道在四個月大準備好接受副食品的同時,身體的免疫系統也開始準備好免疫耐受性的產生,而此黃金時期 (window of tolerance),正好是在嬰兒四個月到九個月的年紀之間。換句話說,在這個時期給寶寶吃的天然食物,只要沒有發生劇烈的過敏反應,在未來針對這些在九個月前曾吃過的食物的過敏機率,就會大大的降低。

促進口腔發展

使用副食品可以促進口腔的發展,因為在未使用副食品之前,寶寶的食物就只有液態的母奶或配方奶,對於吞嚥跟咀嚼能力的刺激相對較小,所以從寶寶4個月起開始使用副食品,訓練寶寶慢慢嘗試吞嚥有形狀的食物,咀嚼有口感的食物,對於強化臉部肌肉及未來講話學習,也是相當有幫助。

補充營養

母乳的組成成分含量最多的是水,另外有約 7 %的醣類、 3.8 %的脂質、 0.8 ~ 0.9 %的蛋白質以及 0.2 %的其他物質,寶寶越大,對營養的需求也越大,副食品就是一個很好的補充來源,依照不同的月齡,循序漸進地給予寶寶不同的食物,像是水果、全榖雜糧、蔬菜、蛋豆魚肉等等,讓寶寶可以均衡的攝取到不同的營養,各個都長的頭好壯壯。

體驗新食物減少未來偏食情形

大家都喜歡吃美食,寶寶當然也一樣,從出生開始,寶寶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是味覺、嗅覺、觸覺的新體驗,只要是天然的、當季新鮮的原型食物,掌握副食品三大原則,盡早接觸副食品(四個月起)、循序漸進由稀轉濃、少量多樣化,寶寶在使用副食品時對食物接受性愈高,未來偏食的風險就會有所降低。


參考資料:嬰兒副食品準備攻略|四個月副食品挑選原則、推薦食譜大公開!

▏ 四個月寶寶副食品吃甚麼? 副食品菜單大公開

雖然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,「純母乳哺餵」至六個月,才開始添加副食品,不過這樣的建議,其實是考量到許多資源較缺乏的國家,為了避免孩童過早接觸有感染風險的食物,所以建議六個月前純母乳哺餵,保障寶寶食物衛生。

 

但是在台灣,比例上很少寶寶到六個月還是純餵母乳,再加上寶寶四個月之後,腸胃道已經逐漸成熟,所以當我們的寶寶來到四個月的時候,可以仔細觀察寶寶喝奶或跟大人一起吃飯的表現,來判斷是否可以開始使用副食品,例如:沒有生病或其他狀況但開始厭奶、寶寶比正常餵奶時間更早餓、對大人的食物有興趣,一直盯著看甚至有想要抓到嘴裡的動作,餵給寶寶會主動張嘴,這些動作可能就是寶寶可以開始使用副食品的訊號唷!

 

發現了寶寶給把拔馬麻的訊號之後,我們可以從四個月開始,一直到一歲前大致分為三個階段,依序給予不同形狀的副食品來補充寶寶所需的營養,以少量多樣化跟著大人吃的原則,除了蜂蜜之外,在八個月以前盡可能讓寶寶嚐到各種食物,包括各種蔬菜、水果、豆類、魚、肉、雞蛋、澱粉類等等。

▏ 四個月副食品一天吃幾次?

知道了各月齡適合吃的副食品型態之後,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是,副食品一天吃幾次?原本喝的母奶或是配方奶喝的時間,要怎麼跟副食品來搭配呢?

自寶寶四個月起,我們可以循序漸進的從一餐少量副食品開始,慢慢增加副食品的種類與份量,一直到過了 10個月,副食品可以慢慢地取代母奶或配方奶。


4 - 6 個月這個階段,我們可以嘗試在大人吃中餐的時候,給寶寶幾口米糊或是蔬菜泥,嘗試寶寶對於副食品的接受度,一次以一種為限,一方面可以測試寶寶的喜好,也可以了解寶寶的身體對哪些食物會有甚麼樣的反應。


7 - 9 個月之後,我們可以增加一餐的副食品,在大人吃早餐跟中餐的時候,都可以加入副食品,食物的形狀也可以比上一個階段更有口感一點,而且經過前一個階段之後,寶寶吃過的食物種類越來越多,這個階段副食品的量也可以再增加一點。


當寶寶來到了 10 - 12 個月的這個階段,副食品可以增加到早中晚三餐,也可以嘗試拿掉原本在中餐與晚餐時間後要補充的奶,完全以副食品當作正餐,但要注意食物的形狀雖然可以有固體的食物,但還是要以大人的舌頭可以壓碎為原則,避免因為食物過硬,寶寶吃下去之後如果不小心堵住咽喉,會增加窒息的風險。


總結來說,吃東西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,對於大人或寶寶都是,所以知名兒科醫師黃瑽寧就提出建議指出,寶寶吃副食品的時間可以跟著大人的正餐時間,依照少量多樣化的原則,給予寶寶不同類型的營養,一家人一起吃健康、新鮮、單純的食物,帶著寶寶慢慢離開母奶/配方奶,走到品嘗美食的世界,同時把拔馬麻也會因為寶寶一起調整為健康的飲食,一家人都健康了起來。


參考資料:如何幫寶寶添加副食品?黃瑽寧:家長可把握的嬰兒副食品三大原則

副食品順序用量指南,三大營養素黃金搭配法則一次看